装置停车流量计仍显高流量?伴热保温竟是 “隐形杀手”


发布时间:

2025-11-21

文章中以真实案例为切入点,阐述伴热保温不良引发差压式流量计误差的原理,指出常见问题,最后给出整改措施,帮助读者重视并解决这一仪表测量问题。

在石化化工行业的生产现场,仪表数据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生产的稳定与安全。可你是否遇到过这样诡异的情况:装置明明已经停车,流量计却依旧显示高流量?检查了变送器、传感器、二次表,全都正常;排查正负压管,也没有堵塞和泄漏的问题。别急,或许你忽略了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环节 —— 伴热保温。

不久前,中石化某分公司精细化工事业部就遭遇了这样的难题。该事业部一套用于测量装置蒸汽流量的孔板流量计,在装置停车后,流量示值依然居高不下。工作人员对相关仪表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变送器、传感器、二次表均无异常,正负压管的排污扫线也通畅无阻,一时间找不到问题的根源。直到结冰季节过去,工作人员顺手关掉了伴热保温用的蒸汽,流量计的示值才终于恢复正常。这个案例,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一个被 90% 现场人员轻视的事实:伴热保温绝非 “做了就行” 的小事,它一旦出现问题,就可能成为仪表测量误差的 “罪魁祸首”。

一、伴热保温不良为何会导致差压式流量计误差?

在石化和化工领域,差压式流量计是测量蒸汽流量的常用设备。其工作原理是,差压装置送出的蒸汽差压信号,先经过冷凝罐转换成凝结水差压,然后再传递给差压变送器。通常情况下,大直径的蒸汽管道会安装在管架上,而差压变送器则安装在地面以上 1 米左右的高度,这就使得导压管内的凝结水形成了较大的高度差。

当伴热保温不合理时,正负压管内凝结水的平均密度就会出现差异,进而导致差压信号传递失真。这个失真数值可以通过公式 dp=(ρ₊-ρ₋)hg 来计算(其中 dp 为传递失真引起的附加差压值,单位 Pa;ρ₊为正压管内凝结水平均密度,单位 kg/m³;ρ₋为负压管内凝结水平均密度,单位 kg/m³;h 为高度差,单位 m;g 为重力加速度,取 9.8m/s²)。

举个例子,某台差压式流量计正压管内凝结水平均温度为 30℃,对应的密度 ρ₊为 995.7kg/m³;负压管内凝结水平均温度为 40℃,对应的密度 ρ₋为 992.2kg/m³,高度差 h=6m。将这些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可得 dp=(995.7-992.2)×6×9.8≈206Pa,这一附加差压值就是差压信号传递失真的根源。

二、差压信号传递失真对流量示值的影响有多大?

差压信号传递失真会导致差压测量出现误差,进而影响流量示值。差压测量误差可通过公式 δ△p=dp/△p=dp/[(qₘ/qₘₘₐₓ)²△pₘₐₓ] 计算(其中 δ△p 为差压测量示值误差;dp 为传递失真引起的差压偏移,单位 Pa;qₘ为当前流量,单位 kg/h;qₘₘₐₓ为满量程流量,单位 kg/h;△pₘₐₓ为差压变送器上限值,单位 Pa)。而流量测量误差与差压测量误差存在简单的关系,即 δq=1/2δ△p(其中 δq 为流量测量示值误差,范围 0-100%;δ△p 为差压测量示值误差,范围 0-100%)。

以中石化那个案例中的流量计为例,其△pₘₐₓ=20KPa,当 qₘ/qₘₘₐₓ=0.7 时,206Pa 的差压偏移引起的差压测量示值误差 δ△p=2.1%,对应的流量测量示值误差 δq=1.05%。从这个数值来看,误差似乎并不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在正常生产过程中,操作和管理人员没有察觉到异常。

但当装置停车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此时主管道阀门已关闭,实际流量为 0,而差压值就是传递失真引起的 dp。根据公式 qₘ=(dp/△pₘₐₓ)^(1/2)qₘₘₐₓ 计算,可得 qₘ=(206/20000)^(1/2) qₘₘₐₓ=10.1% qₘₘₐₓ,如此大的流量示值,想忽略都难。

三、伴热保温现场常见的问题有哪些?

在实际生产现场,伴热保温工作常常被认为 “很简单”,但正是这种轻视,导致了各种问题的出现。

(一)不对称加热

为了让正、负压管内液体温度尽可能相等,提供热源的电热带、热水管或伴热蒸汽管应敷设在两根导压管线之间,并且尽量保持等距离。可有些安装人员图方便,将正负压管之间的距离拉开数十厘米,还把伴热管紧紧贴在其中一根导压管上,这就使得两根导压管内的液体温差大幅增加,为差压信号失真埋下隐患。

(二)保温措施不当

部分现场会将信号管和伴热管分别进行绝热保温,这样一来,伴热管产生的热量无法传递到导压管上,伴热的作用完全丧失。导压管内的介质温度受环境影响较大,容易出现密度差异,进而影响测量 accuracy。

(三)伴热方式错误

还有些现场会将通有蒸汽的紫铜管直接绕在信号管上,这种做法可能导致信号管内的介质部分汽化。介质汽化后,管中介质密度会变得很低,从而出现虚假的差压低,使流量示值不准确。

四、如何整改伴热保温问题?

针对伴热保温不合理引发的仪表测量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整改措施:

(一)严格按规范做好伴热保温工作

这是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安装人员必须按照行业规范和设备要求,合理布置伴热管与导压管的位置,确保正负压管受热均匀;同时,要正确进行保温处理,保证伴热管的热量能够有效传递到导压管,避免出现 “形式主义” 的保温。

(二)采用一体化差压流量计结构

一体化差压流量计能够大幅减小导压管内凝结水的高度差 h(即公式中的 h 值)。根据之前提到的差压信号失真计算公式,h 值减小后,传递失真引起的附加差压值 dp 也会随之降低,从而减少差压信号传递失真对流量示值的影响。

(三)改用充灌防冻液的方法替代伴热保温

如果条件允许,取消伴热保温,改用充灌防冻液的方式防止冻害,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种方法不仅能从根本上解决伴热保温引起的差压信号传递失真问题,还能节省伴热保温所消耗的能源,实现节能与精准测量的双赢。

伴热保温看似是仪表安装和维护中的 “小细节”,但它对仪表测量 accuracy 的影响却不容忽视。希望通过这个真实案例的分析,能让更多现场工作人员重视伴热保温工作,避免因小失大,确保生产过程中仪表数据的准确可靠,为企业的安全稳定生产保驾护航。